- · 《华西药学杂志》栏目设[10/06]
- · 《华西药学杂志》数据库[10/06]
- · 《华西药学杂志》投稿方[10/06]
- · 《华西药学杂志》征稿要[10/06]
- · 《华西药学杂志》刊物宗[10/06]
华西药学院书记黄园 院长秦勇:携手奋进践初心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编者按:川大因华西越来越好,华西因川大越来越强。在我校建校124周年暨华西医学110年之际,学校新闻中心和华西医学中心联合推出“华西医学发展巡礼”系列署名文章,全面反映近
编者按:川大因华西越来越好,华西因川大越来越强。在我校建校124周年暨华西医学110年之际,学校新闻中心和华西医学中心联合推出“华西医学发展巡礼”系列署名文章,全面反映近年来我校华西医学发展成就,致敬历史,共筑未来。问道望江楼,求医华西坝,在学校医工融合战略的指引下,让我们携手共进,朝着“办最好的医科”的目标,砥砺奋进,谱写我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新篇章。
晨钟暮鼓,雕槛画栋,钟声入云,壮志奔腾。2020年,四川大学迎来建校124周年,华西医学走过了110年,华西药学院也迎来了102周年华诞。华西药学院的前身是仁济医院(华西医院前身)制药专修学校,由加拿大人米玉士博士(E.N. Meuser,1880—1970)创建于1918年,是全国公认的5所历史最为悠久的药学院系之一,也是我国最早开展药学教育和最早设立药学一级学科博士点授权的单位之一。历经百年传承与发展,如今的华西药学院设立七个系、两个中心,分别为药物化学系、药剂学系、天然药物化学系、药物分析学系、药理学系、生物技术药物学系、临床药学与药事管理学系,现代药学专业教学中心实验室和分析测试中心,此外还有1个生药标本馆和药用植物园。
学院百年发展历程,凝聚着一代代药学人的睿智,书写着药学人的爱国情怀。回首近二十年,华西药学院在学校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抓住学校深度融合、学科交叉发展的机遇,趁势而上,在思想政治工作、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成果、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都取得长足发展,学院核心竞争力得到明显提升,学院正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代。
党建引领 凝心聚力
学院党委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积极探索党员和师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创新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方式,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将全院师生职工的人心和力量凝聚到学院各项改革发展上,努力营造健康向上、安定有序、团结和谐、共促发展的良好氛围。
学院在建院100周年之际,以“凝聚校友资源,再创世纪辉煌”为主题,举办系列院庆活动,返校校友超过2000人。设立“米玉士教育发展基金”用于学院发展,收到各方捐赠约2600万元。以百年院庆为契机建成院史陈列馆,凝练学院历史,提升学院文化建设品质。
学院党委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发挥技术优势,迅速启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应急科研项目,全力践行药学人的社会责任。积极推进与广安市-岳池县(四川大学定点扶贫县)医药产业园“四川大学-广安(岳池)医药产业园”共建项目,有效带动区域产业发展,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主动响应国家援疆援藏计划,连续3年对口支援西藏大学医学院药学系。
淬炼学科 ?人才强院
学院全力推进一流药学学科建设,药学学科在2020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位列全国第4。ESI药理与毒理学排名进入全球前1‰,QS药学与药理学排名位列全球前100名,是四川大学排名上升最快的学科之一。学院实现了国家重点学科零的突破,药剂学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药物化学和药剂学被评为四川省重点学科。
近二十年来,学院高端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显著,通过内培外引,新增双聘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国家自然科学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科技部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万人计划)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人,形成了一支年龄梯度和学科分布合理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人才队伍。
育人为本 厚德乐学
为响应四川大学创办“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育人目标,学院制订了中长期发展规划,充分利用川大多学科综合性的优势,在教学方案、教学管理、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大力改革,成为第三批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学院努力提高办学层次和办学质量,目前每年招收本科生230余名,硕士生和博士生190余名,本科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研究生就业率达到97%以上。
学院不断完善本科、硕士、博士、硕博连读课程体系,实现了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零的突破(药剂学),药用植物学被认定为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目前,学院学科齐全、课程体系完善,为本科生开设90余门课程;研究生60余门课程。在实践教学方面,学院联合知名药企、大型综合医院开展实践基地建设,其中“四川大学-四川科伦药业药学实践教育基地”获教育部立项为部属高校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同时在本科生中开办“科伦班”,开启订单式人才培养新模式。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先后有4名博士荣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2名博士荣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此外,有4名优秀博士生获得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
文章来源:《华西药学杂志》 网址: http://www.hxyxzz.cn/zonghexinwen/2020/1029/354.html